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教育工作,为积极预防、妥善处理校园突发事件,增强全体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及自救能力,普及防震避灾自救常识,疏通生命救助通道,明确学校管理人员、责任教师在校园突发事件中的职责权限,切实提高学校广大教职员工的应急救助能力,11月8日下午,北仑区教育局举行了校园突发事件应急救护演练。
“报告总指挥,小港中心学校参加2017年北仑区校园防震避灾及自救应急演练的全体师生各项工作准备完毕,请指示。”“我宣布,2017年北仑区校园防震避灾及自救应急演练现在开始!”
在总指挥刘景豪副调研员的指示下,北仑区校园突发事件应急救护演练正式拉开帷幕。
本次演练共创设四个模拟情境。
情境1:
小港中心学校全体学生有序地进行着第二节课的正常教学。突然,楼面出现了轻微的震感,墙面开始抖动。任课教师意识到地震发生后立即按照校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指挥学生进行应急避险。
情境2:
任课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判断地震停止,立即指挥学生按照预先设定的疏散路线快速、有序地撤离到指定地点。其他老师按照防地震应急预案赶到各楼梯口护导。救护组老师准备急救药品,物品、担架等必要医疗器材,并迅速疏散到指定地点。后勤组准备应急车辆,随时待命。在撤离过程中老师要用简单准确的语言指挥,确保学生的安全。
情境3:
在撤离过程中,有的学生由于惊慌,发生摔倒现象,后面的同学发现前面有同学摔倒时,应该立即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路口教师发现前方有人摔倒后,要马上拦截住并指挥尚未进入该疏散通道的学生从预案中指定第二疏散通道进行疏散。最近的疏导教师要保护好摔倒的同学,指挥已进入该通道的同学绕过摔倒学生撤离。同时,疏导老师要将有关情况报告学校领导并在原地等待救援。学校救护组教师将受伤学生救护到安全地点等待专业救援。
情境4:
学校领导将学校自救情况按照应急预案汇报流程及时向上级部门进行汇报,并且组织学校救援队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对被困师生进行搜救。超出自身救护能力的,及时向专业救援队进行求援并通报相关信息。
本次演练准备充分,指挥得到,行动迅速。通过这次演练,检验了学校安全防范工作的实效性,各部门联动机制应急快速反应能力及处置事件的能力,考验了学校相关责任人对应急事件的敏感度,让师生对应急事件的报备程序、应急救护的方法,尤其是心肺复苏救护技能有了一定的了解,提高了全体教职工的安全意识。
本次演练活动由北仑区教育局、北仑区小港街道主办,北仑区科技局、北仑区红十字会协办,北仑区小港中心学校为承办单位。担任本次演练的总指挥是北仑区教育副调研员刘景豪,参加本次演练的还有区校园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部分成员、各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各校分管学校安全干部等。
针对本次演练,小港中心学校制定了周密的方案,做了充分的前期准备,区教育局、小港街道、区科技局、区红十字会及相关单位通力合作,完善了应急报备流程,提高了师生在地震应急事件中的快速判察、果断采取避震、疏散处置技能。本次演练,主要检验学校在地震应急预案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熟悉启动应急预案的程序,了解必要的应急救护方法,对最大限度上减低学生的伤害程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